您的位置:首页 > 侦情告白

没有背叛但婚姻索然无味想解脱就只能离婚吗

伴侣疏于关心和照顾家庭,一门心思搞事业,没有感情的婚姻,还要不要继续?离吧,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没底;不离,每天内心又很煎熬。当这个两难的抉择摆在眼前,“丧偶式”婚姻中的女性,又该何去何从?一位独自带娃的妈妈这样写道:我和老公在一起十几年了,两人都有工作,带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(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带),家中无老人帮忙。老公凡事讲求效率效益,很理性,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,几乎不在家人身上花时间和精力。最近的这次国庆中秋假期,只抽了一天时间陪我和孩子,其他时间都早早去了办公室(非工作单位要求)。平日里,每天也几乎只有晚饭时间可以见到他。当初生了孩子,为了让孩子能睡好,我和老公分房睡,孩子我一个人带,到现在也已经习惯了分房睡。以前他追我的时候,也送过我一些礼物,后面十几年里几乎没收到过礼物。年轻时会计较这些,也因此吵架但是没用。后来偶尔收到一次也并不开心,感觉像是因为我事业有了突破,而得到的功利性的“奖赏”,当时我也是佯装喜悦。现在我们之间,已经磨合到我能不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占用。但每当我开始审视人生,想到自己才三十岁出头,感觉人生既无趣又无望。慢慢发现,自己对他也没有什么感情了,甚至排斥和他相处(觉得他很扫兴)。不离,人生似乎也稳妥,可真的感觉“难熬”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,才能摆脱这个困境。

其实,结婚或离婚,本质上都为追求幸福。离或不离,生活都得继续过下去。我们并不提倡婚姻非得糟糕透了迫不得已才离婚,即便两个人之间,没有经历出轨背叛等糟心事,离婚,也是你可以主动选择的权力。但朋友,离婚并非通往幸福的首选桥梁,无论有没有婚姻,学会自洽,都是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最基础的自救方式。若不能自洽,离或不离,烦恼来了你都不能主动消化,痛苦照旧如影随形,那么离婚对你而言,也就没有太大意义,反而还陷你于动荡不安中。离婚或许可以从精神上,给你一种幻想自己不需要面对糟心事的解脱、轻松、快意,但没想清楚之前,不必急着做决定。思想上可以天马行空,行动上一定得深思熟虑。我们生在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时代,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变得多元化,离婚也成为其中一种,但它不是首选项也非必选项。不要被网络上一些离婚风波、离婚言论所洗脑,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,没必要将自己对号入座。当然完全不受影响也不可能,耳濡目染,加上切实体会到一些不满意、不愉快,你可能会质疑婚姻存在的必要性,产生这样的错觉:“既然当前的婚姻不再能满足我,伴侣不再符合我心中的理想型,离婚就可以不用面对这些重新开始”;“将扰乱我情绪的枕边人断舍离,眼不见心不烦,也许我就能真正幸福快乐”;“既然他可有可无,我可以不再依赖他,离婚之后,我的生活完全由自己做主”有这些想法都很正常也可以理解,因为幻想毕竟是容易的,除了需要一些时间和想象的空间,几乎不需要付出成本。但将个人的幸福嫁接在幻想中,显然不会有结果。我们终究需要面对现实,去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。幻想出来的轻松快乐,并不会令人真正感到踏实,否则,你也就不会有“是不是该离婚”这样的疑问了,相反你会非常坚定。

面对离婚热潮,自己一定得保持清醒:离婚只是一个选项,却未必是最优选。当然,你若不想活得拧巴,就务必要忠于自我。忠于自我,并非无奈之下被动做出抉择;也不是什么事让自己感到烦恼、不痛快了(比如当前感觉枯燥的婚姻),感觉力不从心直接舍弃。忠于自我,是你在充分地认真地思考过,尽最大努力行动过,主动采取过补救措施,努力争取并挽救过婚姻,最终权衡利弊之后,得到的最优选。尽力而为之后的放手,于你而言才能算得上真正释怀。因此,与其纠结要不要离婚,我们不妨先来复盘一下:当前的婚姻生活中,你本身的状态如何?毕竟,无论与伴侣相处,还是与孩子相处,若你首先能自洽,其他关系也相对会融洽很多。你可以跟随以下5个小问题进行回想:

①平时不管伴侣在与不在,你与自己相处得好吗?(包括忙完琐碎,能不能让自己有点松弛感,除了照顾孩子,有没有给自己留点时间做点喜欢的事……)

②你内心的压力与不满,会想办法与伴侣沟通,让他尝试帮忙分担和排解压力吗?

③你内心的需求,会尝试和伴侣谈倾诉,让他了解并想办法适当满足你吗?

④你对他的种种期待,比如工作之余多陪陪你和孩子,担负起爸爸的职责,也帮忙带带孩子,偶尔送你礼物,给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和意趣等,这些,你真的有和他心平气和地谈过吗?

⑤你是否了解过过他的需求,以及他对你们婚姻目前状态的真实感受呢?(如果想复盘得更细致深刻一些,你也可以在问题后继续补充提问,并写下答案。)当你能够袒露内心的答案,意味着你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,将追求幸福的权力完全交到了自己手中。你慢慢会发现,与其内耗,不如通过复盘,看清内心的真实困扰与需求,先把能量找回来,自救,而不再被动地等待命运给你下达通知。再者说,无论有没有婚姻,生活都会回归平淡寻常,我们终究要让自己经得起平凡岁月的考验,用自身沉淀起来的有趣,来调和相对无趣的日常。

假设一下:你若能在现有的婚姻中,觉察到自我的有趣,可以尝试为没意思的生活,注入一些新的能量,那你大概率也能在离婚后,只有自己和孩子(或自己一个人)的生活里,过得有滋有味。反而,假如在目前相对有保障的、稳定的生活里,你感觉婚姻没意思,自己也过得挺无趣的,你可能已经适应了现状,缺乏想改变的主动性,那么在离婚后,后续生活变动比较大的情况下,力求改变,对你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。看得出来,你平时很独立,一个人担负起照顾孩子和家庭的职责,同时你还有工作兼顾,伴侣在带孩子、经营生活等方面的缺失,让你的婚姻看似有所依靠,实际上却近似“丧偶式”存在。你需要对方的时候,他总以工作忙为由推托,带孩子没人帮,事情来了自己扛,有情绪了也只能自己独自消化,“丧偶式”婚姻带给一个女人的失落无助可想而知。那这种现状是如何造就的,只是伴侣的个人问题吗?显然不是。你有没有意识到,你的过分独立,将他“拒之门外”,你主动掐断了你们之间本就微少的可以互动的机会,久而久之,你忙你的,他顾他的,两个人无异于搭伙过日子。你的伴侣本就在家与事业之间向后者倾斜,与你和孩子每天的交集只限于晚饭时间,分房睡,很少交流,更谈不上亲密互动,这真的很不利于感情的维系。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,在你感到力不从心时,伴侣内心慢慢对你、对家,可能也少了温存和依赖。说句不好听的,万一他在外面发展婚外情,到时候再想拯救婚姻,难度系数就更高了。道理都懂,但就是遇到事了双方各自坚持己见,谁也不肯主动跨出那一步,与其两个人这样耗着,不如勇敢打破“结界”,找个合适的时间,你们好好沟通一次。大部分婚姻最终都会归于平淡,结婚也不是图一时的新鲜快意。感情变淡是婚姻的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,但这并非婚姻的终点,恰恰是新的起点,新的契机,新的开始。

眼下你的苦衷,仅仅是感情淡了,没有心力去改变吗?还是对伴侣期待而不得的无奈?你有没有发现,其实你对当前婚姻的不满,并非婚姻本身,主要还是对伴侣不作为产生的复杂情绪。你描述过的一个状态令我印象深刻:“现在已经磨合到能不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占用”。与其说是磨合,不如说是让步吧。你在看似不能改变的事实面前,主动做出了让步。“既然他忙,没空陪我和孩子,那我就主动让步,尽量不占用他的时间。”你和孩子是婚姻的一部分,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啊,他的时间和精力,本来就有你们一份子,怎么到你这里,就变得很奢侈,你甚而也不敢向他提要求呢?你在这段婚姻里,把自己缩得很小,主动担负起家庭大后方的“主力军”,而负责在前方打拼事业的伴侣,甚而看不到你为家庭的付出,果断视这些为理所当然。你们看似分工明确,界限清晰,这边界却拉得过大,导致两个人几乎没了交集。感情是很微妙的存在,交集少了,缺乏精神上的共鸣,也缺乏生活中的互动,更谈不上情感交流,这种若即若离的淡漠,给你们彼此一种并不十分准确的暗示:“我们之间没有感情了”。在遇到超乎现有能力范围的事,或带来显著痛苦的事,人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惰性思维,即拒绝一切看起来对自己不利的事情,消极抵抗、逃避。比如,由于害怕承受婚姻中的不愉快、不舒服,持续关注伴侣的缺点产生持续阵痛,害怕面对婚姻后续可能更枯燥乏味的现实,为了降低受挫“成本”,遇到此类困扰,还未采取补救措施,率先考虑逃避痛苦,也就是放弃整顿,干脆离了还省事一了百了。眼下你所面临的困境,不能说完全是由于惰性思维在阻挠你,但至少这种思维暂且限制了你,让你看不到生活更多“可能性”,除了想到离婚,你甚至别无他法只能内耗。经营婚姻等同于经营一份事业,消极摆烂的结果就是,果然不遂人愿。当然人生经历一些糟心事,不见得就是坏的。假如内心有某种向往,比起十分顺利的抵达,经历一些磕磕绊绊,最终抵达时的心情定是不同的。婚姻也是一样,轻易得来的幸福,往往并不会被多么稀罕,千辛万苦得来的,苦是苦了点,却也有苦后回甘。

在此并非鼓励你吃苦,想必经历过的都懂,女人独立带孩子的辛苦,并不亚于男人在外打拼。婚姻的苦若能不吃,我当然希望每个人都不用背负其中的枷锁。但身临其境,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。想改变别人是徒劳的,只能降低期待,改变自己,顺带让自己从错误的情境当中解脱出来。婚姻的平淡无味,有时候可能令你感到窒息,主动觉知并尝试做点什么,对你来说,未尝不是一种挑战,一种激发你内在潜能的机会。眼下,你仍有机会,一个可以慎重选择的机会,一个可以通过自救来拯救情感危机的机会。自洽,是任何境遇中“悦己”的良药。

建议在婚姻中处于弱势被动地位的女性,努力救自己,可以尝试这样做:

第一,转变“受害者”思维;

因为这样相当于拱手将自己琐进暗箱,被动等待被推走。在婚姻出现危机时,大部分人会将矛头指向伴侣,忽视自己的问题,也因而错失了一次真正看清自己且成长的机会,所以才会在婚姻里频繁“栽跟头”。看到自身的限制,并不为检讨自己、批判自己,而是为主动破局找到着力点。当婚姻中的盲点过多,不知道从哪发力时,不妨先调整一下观念和心态:“我们只是相处的方法有问题,并非他这个人有问题”“他固然有问题,却也有优点,比如工作认真负责,上进心强,具备经济能力,可以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”“我先尝试向他靠近一小步,看看对方反应,他如果愿意跟随我的节奏,说明我们的感情还未到冰点”境随心转,有时候一个念头的转变,类似于蝴蝶效应,带来的影响力是惊人的。即便脱离了婚姻,生活也处处有考验,“受害者”思维间接屏蔽了你探索和突围的可能性,是思想的大忌。主动觉知并克服这一点,是自洽的第一步。

第二,与其消耗自己,不如大大方方谈条件

明白之前之所以如此被动,因为你从未向伴侣挑明自己的底线和原则,你们之间默认你主内他主外,但孩子是你们共同的结晶,是家庭的未来,也是两个人需要通力呵护、陪伴与引导其成长的。可以尝试增进一下你和伴侣的空间距离,尝试增进情感交流,给彼此一个重新了解和相互感受的机会。生活并没有固定模式,没有人规定养成了分房睡的习惯就要如此进行到底,你们之间只要没有第三者插足,两个人还有尝试维护婚姻的意愿,感情是可以重新培养的。比起你独自忍气吞声暗自伤神,大大方方谈要求,明确讲需求,反而会赢得伴侣的尊重。

第三,罗列婚姻中让自己“不满”的点,尝试接纳,不能接纳就改变,总之拒绝内耗

《知否》中明兰说过一句话:“与人相处,最要紧是看他的最低处”。彼此能多大程度上接纳彼此的缺点,决定了关系能最终走到哪里。前面的十几年,你或许从一开始的心甘情愿,到后面不甘心带着怨气,总之都坚持过来了。从这一刻,可以换一种心态和方式,降低对伴侣和婚姻的期待,但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尝试接纳伴侣那些让你看不惯心生怨恨的作为/不作为,鼓励他多融入家庭,但是对他的关注不必超过自己,把更多目光还是聚焦到你本身。你不是为了伴侣和这个家庭而留在婚姻里,你是为了自己的幸福,主动在维护你的婚姻,让婚姻来做你和孩子强有力的“后盾”,来保障你们的生活。把内耗的时间用来悦己,悦己的方式就多了:化一个自己喜欢的淡妆,换一身清新的让自己感觉舒适的着装,不必整天围着家庭孩子转,闲暇时刻去看一场电影、去书店或咖啡馆坐坐,外出走走,去吹吹不同季节的风,感受不同季节的温度,参加一次兴趣活动……这哪一件,不比你忙碌一整天宅在家里内耗更有益身心,爱自己的方式很多,前提是把注意力从关注那些糟糕的事转移到自己身上。总之,离不离婚,只是换一种方式生活,从容悦己,则是可以治愈自己一生的能力。

生命就这一次,如果确实和伴侣之间没有感情,且对当前的婚姻不抱任何希望,你可以选择离婚,恰如一开始有人选择步入婚姻,也有人选择不婚一样,离不离都是一种选择,没有绝对的应不应该。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法律,本着追求幸福的目的,敢于面对抉择产生的任何风险,有能力承担风险压力,那么忠于内心就好。但我们仍需要明确这一点:任何时候,离婚,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。懂得自洽,是女人在经受生活的磨难时,可以给到自己的最好的一份礼物。有没有婚姻是其次,先把自己照顾好、经营好,婚姻就是你用来成就自我的道场。

没有背叛但婚姻索然无味想解脱就只能离婚吗文章编辑:成都市私家侦探

承诺通过合法手段合理捍卫您应得权益

当面为您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